患者女性,四十出头,医务人员,平时较少运动。主诉膝关节疼痛,不敢下蹲,尤其是不敢快走或跑步。举例说如果追赶公交车后会发生膝关节痛和小腿前侧痛。
步骤一. 体态评估:
骨盆前移后倾,胸廓后移前倾,头前移,膝外翻、足外翻并足弓塌陷、拇外翻。而且在手臂上举的时候伴随骨盆前移,而且手臂不能充分上举。
体态分析:该体态从肌筋膜链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可能会导致颈椎屈曲及后伸痛、下背后伸痛、上背紧张或肩胛骨内侧痛、膝关节内侧痛、拇指内侧痛、膝关节下蹲痛等症状的潜在可能性。
步骤二. 动态分析-举臂下蹲
发现:下蹲过程中膝外翻、足外翻程度加大,上身前倾复读加大,而且在下蹲的过程中髋膝踝运动失调,先发生过度踝膝的屈曲,再发生髋关节的屈曲。
主诉:膝关节内侧疼痛加剧、踝关节前外侧疼痛、而且上背部疼痛难忍。
疑问:为何下蹲时,上背部疼痛难忍?
分析:膝关节外翻,会使膝关节内侧软组织张力增加,尤其是内侧副韧带与鹅掌腱位置,所以会发生膝关节内侧痛。
下蹲时髋膝踝的运动不协调,导致膝关节过度提前屈曲,从而导致膝关节的压力过度增加。
3. 在下蹲的过程中,由于过度足外翻,会令踝关节的足背屈与足外翻重合,会挤压到踝关节前外侧的组织,而导致该处发生疼痛。
4.为何会发生上背的剧痛呢?刚才在体态评估时已经发现该患者的骨盆是前移后倾,胸廓是后移前倾的,这样的体态可能会导致胸腰筋膜变紧。而且该患者手臂上举的时候发生了骨盆前移增加和肩关节屈曲不足的现象,再次证实胸腰筋膜过紧的可能性。在下蹲的过程中,骨盆会经历一个由前倾变为后倾的过程。在骨盆后倾的时候,胸腰筋膜会被拉开,会通过背阔肌对于上举的手臂有一个向下拉的趋势。身体为了维持手臂上举的动作,会逼迫上背的竖脊肌和菱形肌、斜方肌过度收缩,从而导致酸痛的症状。
2020年3月16日,运用中医正骨手法诊治
诊治后令患者双臂放于胸前,再次下蹲。
发现:患者在下蹲时,髋膝踝的同步运动有所改善。
主诉:后背的疼痛明显减少,而且膝关节的疼痛也减少,只剩下踝关节位置的疼痛没有改变。
疑问:为何手臂报于胸前后膝关节疼痛也减少?
分析:双臂放于胸前时背阔肌是放松的,对于胸腰筋膜的牵张要比手臂上举时明显减少,所以下蹲的过程中,也就不会在造
成上背肌肉的过度收缩。从而症状消失。
当胸腰筋膜张力变小,下蹲的过程中骨盆由前倾变为后倾时胸腰筋膜就会有足够的空间被拉开,所以在下蹲的时候,骨盆也
就能够更加自如的活动,从而导致髋膝踝可以更加协调的运动,共同来分担下蹲的压力。从而对于膝关节的压力减少,疼痛
也就自然减少。
2020年3月18日,运用中医正骨手法诊治
但每次下蹲结束时,膝关节的外翻以及足外翻,对于踝关节前外侧的张力还是没有变化,所以症状为改变。
疼痛消失,但踝关节与上背的疼痛依然存在。
2020年3月20日,运用中医正骨手法诊治
主诉:膝关节与上背症状消失,但踝关节疼痛犹在。
2020年3月26日,运用中医正骨手法诊治
主诉:踝、膝、上背,所有症状消失。
分析:胸腰筋膜紧张造成上背与膝关节的疼痛,膝外翻与足外翻造成膝关节与踝关节的疼痛。
身体局部检测发现该患者的足背屈也受限。
运用推拿按摩手法:干预-松解小腿三头肌、松解胸腰筋膜、强化下蹲过程中的膝内翻与足内翻能力
结果:患者所有症状消失,第二天再复查仍然感觉良好!
分享:一个慢性症状的发生肯定不是单一因素的,所以我们要从多个角度上来分析。在这个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并没有单纯的考虑影像学的证据,而是从体态、肌动学、生物力学、运动模式等角度出发,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估。找到导致问题的原因后,每次诊治只需要不足十分钟,但效果却要比过去的局部诊治要快速而持久。